- 美國EATON-VICKERS總代理
- VICKERS威格士伺服閥
- VICKERS比例放大器
- VICKERS電磁閥
- VICKERS單向閥
- VICKERS疊加閥
- VICKERS柱塞泵
- VICKERS齒輪泵
- VICKERS葉片泵
- VICKERS蓋板式插裝閥
- VICKERS控制閥
- VICKERS液壓馬達
- VICKERS液壓配件
- 德國PILZ皮爾茲
- 美國TYCO泰科
- 德國P+F
- 美國MAC電磁閥
- 德國FESTO代理
- REXROTH電磁閥
- HAWE哈威
- ATOS阿托斯
- IFM易福門
- 美國PHD氣缸
- BURKERT電磁閥|寶德角座閥
- 美國Parker派克
- MOOG穆格伺服閥
- TURCK傳感器
- 德國E+H恩德斯豪斯華南總代理
- 德國施克SICK
- 德國HYDAC賀德克
- 美國ASCO
- 英國諾冠NORGREN代理
- BALLUFF傳感器
- 德國EMG伺服閥
- 歐美品牌
- 德國MURR重載連接器
- 德國VERDER離心泵
- 德國HEROSE海洛斯
- 德國KIESELMANN溢流閥
- 美國NOSHOK
- 西班牙FANOX
- 美國Airpel無阻力氣缸
- 歐美品牌
- 德國安士能EUCHNER
- 德國KRACHT克拉克
- 德國GSR電磁閥
- 德國gessmann杰斯曼操作手柄
- 意大利OMAL歐瑪爾
A10VO力士樂REXROTH柱塞泵運作注意事項
A10VO 力士樂 REXROTH 柱塞泵運作注意事項
一、安裝階段注意事項
- 安裝面與固定要求
安裝面需平整、清潔,粗糙度 Ra≤3.2μm,平面度,避免因安裝面不平整導致泵體受力變形,影響配流盤密封。
采用高強度螺栓固定,螺栓擰緊力矩符合產品手冊要求(通常根據泵型號為 25-50N?m),防止運行中振動松動。
泵體與電機安裝同軸度(聯軸器連接),建議使用彈性聯軸器,避免剛性連接傳遞徑向力,損壞泵軸軸承。
- 管路連接規范
吸油管路:管徑不小于泵吸油口規格,長度盡量縮短(≤1.5m),減少彎頭和閥門,避免吸油阻力過大(推薦吸油阻力≤0.02MPa);吸油管需采用耐油橡膠管或無縫鋼管,接口處用密封圈密封,嚴禁漏氣(漏氣會導致氣蝕、噪音增大)。
排油管路:管路耐壓等級需高于泵工作壓力(A10VO 額定壓力通常為 35MPa,峰值壓力 40MPa),安裝時預留熱脹冷縮余量,避免管路應力傳遞至泵體;靠近泵出口處建議安裝高壓過濾器(過濾精度≤10μm)和溢流閥(設定壓力不超過泵額定壓力的 1.1 倍),防止過載和油液污染。
回油管路:回油口需低于油箱油位,避免回油時產生氣泡,回油阻力≤0.05MPa。
- 油液與油箱要求
油箱容積需滿足系統散熱需求(通常為泵流量的 3-5 倍),油箱內設置隔板分離吸回油區,底部安裝放油閥,便于排污。
注入的液壓油需符合產品要求:推薦使用 ISO VG46 或 VG68 抗磨液壓油,油液清潔度需達到 ISO 18/15(NAS 8 級)以上,嚴禁使用含水、雜質或變質的油液。
油液液位需在油箱刻度線之間,確保吸油管浸沒(浸沒深度≥50mm),防止吸油時吸入空氣。
二、啟動階段注意事項
- 啟動前檢查
手動轉動泵軸聯軸器,轉動應靈活、無卡滯、無異常噪音,確認柱塞、配流盤等運動部件無卡死現象。
檢查油箱油位、油液溫度(推薦啟動時油液溫度≥10℃,低于 10℃時需預熱,避免粘度太大導致吸油困難)。
檢查所有管路接口、密封件是否滲漏,溢流閥、壓力表等元件是否正常安裝。
- 排氣與空載運行
啟動電機前,擰松泵體頂部的排氣螺釘,手動按壓泵體或啟動電機短暫點動(每次通電時間≤3 秒),排出泵內空氣,直至排氣口連續出油且無氣泡后,擰緊排氣螺釘(未排氣會導致干磨損壞柱塞和配流盤)。
空載運行:將泵排量調至最小,啟動電機,運行 5-10 分鐘,觀察壓力表顯示(空載壓力通常≤0.5MPa),檢查泵運行是否平穩、無異常噪音(正常運行噪音≤75dB)、無滲漏。
逐步加載:空載運行正常后,緩慢調節溢流閥和變量機構,逐步提升壓力和排量,每次加載幅度不超過 5MPa,觀察系統壓力、流量是否穩定,有無泄漏。
三、運行階段注意事項
- 參數控制范圍
工作壓力:嚴禁超過泵額定壓力(A10VO 系列常見額定壓力 35MPa),長期工作壓力建議控制在額定壓力的 80% 以內,避免頻繁沖擊壓力(沖擊壓力不超過峰值壓力 40MPa,且持續時間≤0.5 秒),防止泵體、配流盤疲勞損壞。
轉速:電機轉速需匹配泵的額定轉速(通常為 1500r/min 或 2800r/min),轉速波動范圍≤±5%,嚴禁超速運行(超速會導致吸油不足、氣蝕,且柱塞離心力過大損壞部件)。
油溫控制:正常工作油溫范圍為 30-60℃,不超過 70℃(超過 70℃會加速油液老化和密封件磨損),不低于 10℃(低于 10℃會增大吸油阻力)。若油溫過高,需檢查冷卻系統;油溫過低,需預熱油液。
- 運行狀態監測
噪音:正常運行噪音應平穩,無尖銳異響或周期性振動噪音,若出現噪音突然增大,可能是吸油漏氣、油液污染、配流盤磨損或柱塞卡死,需立即停機檢查。
泄漏:定期觀察泵軸端密封、管路接口、泵體結合面是否有滲漏,軸端密封輕微滲油(≤3 滴 / 分鐘)屬正常,若滲漏嚴重,需更換密封件。
振動:泵體振動加速度應≤2.8m/s2,若振動過大,可能是同軸度超標、聯軸器損壞或泵內部零件磨,需排查故障。
壓力與流量:通過壓力表和流量計監測系統壓力、流量是否穩定,若出現壓力波動過大、流量不足,可能是變量機構卡滯、溢流閥故障或油液污染,需及時處理。
- 禁止操作行為
嚴禁干轉:泵內無油或油液不足時,不得啟動電機,否則會導致柱塞、配流盤、軸承等部件干磨燒毀。
嚴禁突然啟停:頻繁啟停會導致系統壓力沖擊,加速泵內部零件磨損,啟停間隔應≥30 秒。
嚴禁帶載啟動:啟動時需將泵排量調至最小,待運行平穩后再逐步加載,避免帶載啟動導致電機過載和泵內部沖擊。
四、A10VO 力士樂葉片泵維護階段注意事項
- 定期保養周期
日常保養(每日):檢查油位、油溫、噪音、泄漏情況,清理油箱加油口濾網。
定期保養(每 250 小時):檢查液壓油清潔度,若油液污染超標(ISO 18/15 以上),需更換液壓油和吸油濾芯、回油濾芯;檢查聯軸器磨損情況,必要時更換。
季度保養(每 1000 小時):拆卸檢查泵軸端密封件,若出現老化、變形需更換;檢查變量機構靈活性,清理調節機構的油污和雜質;檢測油液粘度和酸值,若不符合要求,更換液壓油。
年度保養(每 5000 小時):解體檢查泵內部零件,包括柱塞、缸體、配流盤、斜盤、軸承等,若出現磨損、劃痕或間隙超標(如柱塞與缸體間隙>0.02mm),需更換損壞零件;重新裝配時,需嚴格按照產品手冊要求調整間隙,涂抹專用裝配油(避免干裝)。
- 油液維護關鍵
液壓油更換周期:一般為 2000-3000 小時,若工作環境惡劣(高溫、多塵),更換周期縮短至 1000-1500 小時;更換油液時,需清洗油箱、管路和過濾器,避免舊油殘留污染新油。
濾芯維護:吸油濾芯、高壓濾芯、回油濾芯需定期更換(每 250-500 小時),若濾芯堵塞指示燈亮起,需立即更換,嚴禁拆除濾芯直接供油(油液污染是導致泵故障的首要原因)。
- 密封件與易損件管理
密封件需選用力士樂原廠或同等規格的耐高壓、耐油密封件(如 NBR 或 FKM 材質),更換密封件時,需清理密封槽內的油污和雜質,避免密封件安裝時受損。
易損件(柱塞、配流盤、軸承、變量機構彈簧等)需備用原廠配件,更換時確保型號匹配,避免使用非標件導致泵性能下降或損壞。
五、特殊工況注意事項
- 低溫環境(<10℃)
啟動前需通過加熱器預熱油液,待油溫升至 10℃以上再啟動泵;若暫無預熱裝置,可將泵排量調至最小,點動電機多次,逐步提升油液溫度。
選用低溫性能更好的液壓油(如 ISO VG32 或 VG46 低溫抗磨液壓油),降低吸油阻力。
- 高溫環境(>60℃)
加強冷卻系統散熱,確保冷卻器正常工作,必要時增加冷卻風扇或更換更大規格冷卻器。
縮短液壓油更換周期和濾芯更換周期,定期檢查密封件是否老化,及時更換。
- 長期停機(>7 天)
停機前,將泵排量調至最小,空載運行 5 分鐘,排出系統內的高壓油,降低密封件壓力。
關閉電機和電源,檢查油位,若油位過低需補充液壓油;密封泵軸端和管路接口,防止灰塵、水分進入。
重新啟動時,需按照啟動階段的要求進行排氣和空載運行,確認正常后再加載。
- 頻繁啟停或壓力沖擊工況
在泵出口處安裝蓄能器,吸收壓力沖擊,減少對泵內部零件的沖擊載荷。
選用抗沖擊性能更好的配件(如加強型配流盤、高彈性聯軸器),并縮短維護周期,重點檢查柱塞、配流盤的磨損情況。
六、常見故障預防要點
氣蝕故障:避免吸油管路漏氣、油位過低、吸油阻力過大,定期清理吸油濾芯,確保油液清潔度。
磨損故障:嚴格控制油液清潔度,避免超標雜質進入泵體,定期更換液壓油和濾芯,避免長期超載運行。
泄漏故障:選用原廠密封件,安裝時確保密封面清潔、無劃痕,擰緊力矩符合要求,避免管路應力傳遞至泵體。
變量機構卡滯:定期清理變量機構的油污和雜質,涂抹專用潤滑脂,確保調節機構靈活,避免硬物進入調節腔。

